1923年(民国12年),海口运通商发达,港口繁荣,商务活动鼎盛。但当时海口市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计时设施,给交通、商务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。
1928年(民国17年),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,创议集资在海口建一座钟楼,以便统一全市时间。随即,以总商会的名义发动海口商界、海外琼籍侨胞捐助。香港琼籍商人周文治先生主动捐款购买大钟,建造钟楼的款项在当年筹足。
钟楼的选址,是由总商会领导人和筹建委员会成员多次讨论研究和实地考察,最后决定建在海口大街天后庙广场(今中山横路)北端,海甸河畔、海口港长堤码头岸边。
钟楼高五层,占地16平方米,清水红砖墙身。顶端四周共筑八支箭簇尖角,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。钟楼四面由7块2公分厚的大理石构成直径为2米的钟面,钟点刻在大理石上,并嵌上铅片涂以黑色,钟面有时针、分针,报时音响由二个一大一小的鸣钟铸成,每隔30分钟报时一次,由长短音混合发声,音响悠扬,和谐悦耳。
1987年,为适应海南办经济大特区的形势需要,海口市人民政府将旧海口钟楼改建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新海口钟楼,采用了先进的电子钟记时,以保证报时准确不误。
1948年,海口遭受“九·廿七”飓风海潮袭击,钟楼个别箭簇尖角被风刮毁;建国后又遭数次台风侵袭,钟楼已破损不堪。
1967年,海口市政府拨款修建。由于箭簇尖角损折难于修葺,遂改为平顶。外墙砌筑灰白色水刷石,并在四面墙体嵌上毛主席语录,以显突出政治。
1987年,海南建省前夕,为了改善交通环境,扩宽长堤路,钟楼便位于道路之中,为保存古建筑,异地依照原貌重建,将原钟楼就近移入当时的海口儿童公园内即现在的位置。